距离展会开展还剩:

0
0
0
0

贵州: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和改革成效明显

发布时间:2023-09-29

返回列表

9月28日,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目前,全省已有80个县(市、区)实施医共体建设,其中35个县纳入国家级试点,遵义、铜仁、黔南等地建设成效明显。

全省共建设医共体143个,覆盖乡镇卫生院1124个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9个。为支持100个次中心建设,省级财政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元,其中,2022年投入2.5亿元建设的第一批50个次中心已全部完成建设,今年已继续投入2.5亿元建设的第二批50个次中心,均将在年底前建成并投用。相关措施及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
抓好顶层设计,整体性推进医共体改革

贵州省委、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推进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,2017年正式启动了医共体建设试点;2019年医共体建设在全省全面铺开;2022年,将次中心建设纳入省人民政府民生实事,以次中心为抓手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;2023年,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我省医疗卫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之一,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,进一步提升各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积极性与主动性。

通过强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,增强次中心的辐射和带动能力,在原有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上,创新构建了“县级公立医院—县域医疗次中心(中心乡镇卫生院)—一般卫生院—村卫生室”梯次带动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模式,并将次中心逐步打造成为所在片区的医疗救治中心、急诊急救中心、人才培训中心、技术指导中心、公共卫生示范中心,加快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。

优化资源配置,不断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提供新动能

贵州省次中心建设旨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充分考虑区域医疗资源布局、地理条件、人员、交通条件等因素,在现有乡镇卫生院基础上通过加强科室设置、设备以及人员配置,带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,特别是对常住人口较多、区域面积较大、县城不在县域中心、县级医院服务覆盖能力不足的县,将次中心打造成为具备二级医院服务水平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,有效促进了县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,缓解了群众看病就医“急难愁盼”的问题,让群众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。

围绕群众受益,不断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

经过近5年来的探索和实践,贵州省医共体建设在促进县域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、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、落实乡村医生待遇、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、推进分级诊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通过次中心建设,把更多的注意力、精力、财力、物力投向了基层,把更好的人才、技术、管理、机制引向了基层,有效助力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构建,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整体提升。其中,2022年建成的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已取得了积极成效。

 

 

Baidu
map